“最近家人從外地回來,怎么報備?”“我家和鄰居有矛盾糾紛,請你幫忙調解調解!”近日,趙麥換像往常一樣穿梭在三組的農戶之間,通過入戶和村民拉家常,了解他們的訴求,并將收集到的信息認真記錄下來。趙麥換是廟子鎮龍潭村三組的包片干部,也是聯戶黨員之一。這幾天他一邊上門宣傳著疫情防控知識,一邊與網格長聯系幫助村民們解決“大事、小事、瑣事”。
今年以來,廟子鎮龍潭村黨支部圍繞“五星”支部創建,創新“7+9+N”工作機制(即7個村干部包片、9個小組長參與、N個黨員聯戶的網格組管理機制),在此基礎上將政策宣傳、產業發展、人居環境、平安法治、疫情防控、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等工作有機結合,著力打通鄉村治理末端“堵點”,織密鄉村治理“一張網”,讓“五星”支部創建成為驅動鄉村振興發展的“紅色引擎”。
該村由村黨支部牽頭、網格長領頭、聯戶黨員帶頭,并依據黨員、群眾居住分布情況劃分網格,繪制村莊網格管理圖。本著就近服務的原則,由黨組織決定和個人自愿相結合的方式確定每名黨員聯戶群眾數量,實現黨員聯戶全覆蓋,共同負責整個村莊各項工作,建立起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全鏈條網格化管理體系。
同時,結合包片村干部職責、網格長職責、黨員聯戶職責等,由村黨支部統一確定各級網格工作職責和工作內容,為聯戶黨員、網格長實時發放工作提示卡,指導網格長和聯戶黨員當好鄉村政策“宣傳員”、黨建“施工員”、致富“領航員”、群眾“服務員”、矛盾“調解員”。通過定人、定位、定責,暢通與群眾面對面交流渠道,建立民情臺賬,密切黨群關系,幫助村民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此外,該村還積極探索“積分制+獎勵”機制。村聯戶黨員處理解決矛盾糾紛、為民辦實事好事等給予加分;村民提供好建議、鄰里互助、庭院整潔等給予加分……所獲得積分作為日常管理的依據,年底憑積分兌換領取物品或給予現金獎勵,充分激發黨員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讓黨員群眾成為鄉村治理的主要參與者和受益者,全力打造“生態網、安全網、幸福網、文明網、紅色網”。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睋私?,通過實行“7+9+N”工作機制,廟子鎮龍潭村逐步實現了“小事不出聯戶、不出網格,大事、難事不出村委,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平安不出事”的工作目標,大大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龍潭村黨支部書記王敏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繼續深化“7+9+N”工作機制,織密鄉村治理“一張網”,營造鄰里守望相助、鄉情親情濃厚的和美龍潭村。(姜莎 張保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