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頁>>
媒體看欒>> 90后田雅娟:“眼里只有養老事業”...
90后田雅娟:“眼里只有養老事業”
編輯:宋香麗 發表于:2022-09-29 點擊:正在讀取
原文出自: 欒川縣人民政府網站 轉載時請注明出處和作者
全身心投入工作
田雅娟與老人聊天
“6年前,我很難想象自己能與爺爺奶奶輩的老人成為朋友?!碧镅啪暾f。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她正在欒川縣羅莊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了解社區老人的生活和身體情況。
身材高挑、長發飄飄的田雅娟,與白發蒼蒼的老人拉家常的場景,不少人看到會誤以為是孫女來看望家中老人。其實,28歲的她是欒川縣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主任。
一次機會
欒川,地處伏牛山腹地,是典型的深山區縣。自從欒川吃上了“生態飯”“旅游飯”,越來越多的山里人搖身一變,成了旅游從業者。
“欒川旅游資源那么好,你為何沒選擇從事旅游行業,而是選擇了養老行業?”許多人見到田雅娟,都會問到這個問題。其實,她大學學的是旅游管理專業,當時打算畢業后投身旅游行業。不過,在機緣巧合下,她端上了“養老碗”。
大學實習期間,田雅娟在旅游團里擔任導游。她發現,老年旅游團的比例遠高于其他年齡段的旅游團,且老人的需求更加多元,既需要貼心服務,又需要精神上的撫慰。
“這兒環境好、空氣好,要是能在這兒養老就好了”“小田,你幫我了解一下這兒的房租多少錢,我和老伴兒住上一段時間”……田雅娟經常聽到老人這樣問。
“老人有養老需求,但針對老人的養老服務機構少,加之年過半百的父親和我談過將來他的養老問題,希望我留在父母身邊。于是,我大學畢業后,萌生了涉足養老行業的念頭?!碧镅啪暾f,2016年,欒川縣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成立、招聘,她報了名并應聘成功。從那時起,她走上了養老這條路。
一份責任
從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的話務員,到養老護理員,再到欒川縣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副主任、主任,6年時間里,田雅娟一步一個臺階。6年前,與她一同從事養老工作的年輕人,如今只剩下她一個。
“雖然她們從養老行業轉身離開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最直接的原因不是工作累、收入不高,而是被誤解,得不到老人家人的認可?!碧镅啪暾f,得到老人的認可其實很容易,只要你一心一意地對他們好,他們就認可你,可要得到老人家人的認可,就困難許多。老人的家人需要經過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才會理解你的付出。
不久前,欒川縣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一名護理員提出辭職,田雅娟詢問原因,護理員說她上門服務時,一位老人打罵她,她向老人的子女反映情況,對方竟說“你服務不到位”。
“我很理解護理員的感受,因為此前我在上門服務時,也曾遇到過類似的事情?!碧镅啪暾f,為了搞清楚這名護理員遭遇的情況,她到老人家里走訪,并詢問了周圍鄰居。一番了解下來,她才知道老人之所以情緒不穩定,其實是想通過這種非常規的方式,激起子女對其的關心。
“后來,我們要求在護理員服務期間,老人的家人必須在旁邊陪同。從那以后,再沒發生過這樣的事情。漸漸地,老人敞開了心扉,變得開朗起來,家人看到護理員不嫌老人臟和脾氣不好,對護理員的態度發生了轉變?!碧镅啪暾f,從事養老行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得下這份苦,受得了這份委屈。因此,當護理員產生負面情緒時,一方面,他們會做好心理疏導,幫助護理員排解;另一方面,他們也會積極與老人及其家人溝通。
“當你有負面情緒時,會怎么辦?”面對記者的提問,田雅娟說:“6年里,我也有失落、沮喪的時候,會問自己要不要堅持下去。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到龍峪灣轉轉。走在林海里,我的腦海中會浮現出老人們或無助的眼神,或快樂的笑容,還有我的家人鼓勵的話語,每每想到這些,我就會對養老行業更加不舍?!?/span>
一封長信
“感動的淚水止不住地流,心中的話兒說也說不夠。一雙溫暖的手,叩開憂傷的門。一個柔和的聲音,進入我心里頭,我多想見到你們啊,養老中心的親人……”這是一位80歲高齡的獨居老人寫給欒川縣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一封感謝信。老人因家庭養老床位建設,與田雅娟及護理員結緣、相識。在護理員的一次次上門服務中,老人切身感受到滿滿的愛和濃濃的關懷,老人這才寫下了質樸真摯的文字。
“雖然我是從養老行業的基層一步步干起來的,但我不是養老科班出身,深知自己的短板所在。為了能夠更全面地了解養老行業,我堅持每年出去轉轉,學習外地先進的養老服務、運營經驗。2020年,我在北京騎著共享單車一天跑了22家養老服務機構?!碧镅啪暾f,朋友們笑稱她“眼里只有養老事業”。
正是由于田雅娟及其護理團隊的執著,如今在欒川,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和家庭養老上門服務越來越得到大家的了解和認可。她和同事用自己的努力改變了大家對居家養老服務的認知。
一種信念
“其實,我在為老人服務的同時,也改變了我自己?!碧镅啪暾f,以前她覺得生老病死離自己很遠,如今,她學會了敬畏生命、熱愛生活;以前她覺得聽老人回憶往事會無趣,如今,她學會了傾聽,習慣了成為老人的依靠。
在談到將來的打算時,田雅娟說,雖然養老行業是一個高投入、高風險、低利潤、回報周期長的行業,且企業融資、經營管理均要面臨不小的挑戰和考驗,但她依舊看好養老市場的前景。
“堅持做好微利、可持續,是保證居家養老服務正常運轉的關鍵,在此基礎上擴大規模、形成品牌效應,最終才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碧镅啪暾f,人生僅一次,養老是終章,她愿意做連接“孤島”的橋梁,讓老人們更加快樂地享受晚年生活。(來源:《洛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