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綠水青山合伙人
編輯:宋香麗 發表于:2022-08-24 點擊:正在讀取
原文出自: 欒川縣人民政府網站 轉載時請注明出處和作者

伊水欒山待客來。曾憲平 攝
百名鄉創運營師“欒川行”集中簽約儀式。
天使民宿·瓦舍。
河南日報記者 田宜龍 通訊員 李艷
今年夏天,一波波熱浪接踵而至。而在八百里伏牛山腹地的欒川,青山綠水間,星羅棋布的20家生態景區、51個特色鄉村,迎來期待已久的客流。
在這熙熙攘攘的游人里,年輕面孔是大多數。吸引他們的,是幽谷之清風,是山間之明月,是和他們有著同樣頻率的“90后”“00后”鄉村運營師所營造出的沉浸式鄉村旅游新體驗。
如今,旅游方式加速迭代,年輕一代成為消費主力。然而,在鄉村青年外流的趨勢下,固守著看山水、住農家、品土菜“老三篇”的旅游村,已然難以緊跟年輕人的口味。
如何突圍?欒川給出了答案:以生態搭建舞臺,以青年吸引青年,以運營激活鄉村。
今年,隨著一紙鄉村運營招募令登上熱搜,一批青年大學生紛紛上山下鄉,以民宿管家、旅游主播、研學導師、劇本殺主持人、新型農民的身份,化身“綠水青山合伙人”,上演了一場青年與鄉村的雙向奔赴。
命題
鄉村迭代呼喚青年力量
在重渡溝景區,人流如織,車水馬龍。向南走,車人難覓,顯得有些冷清,而這卻是年輕人賈東鵬“奔赴未來”的方向。
穿過伊河水,再越過一片玉米地,一座民宿小院映入眼簾,白墻、黛瓦、翠竹,還有一個不大的游泳池。
賈東鵬在這里創辦民宿之前,小院還是四秋村廢棄的村辦小學。一次偶然的邂逅,讓這個愛野炊、愛露營、愛旅行的“90后”上班族,調轉了人生的方向,賣了車、賣了房,一頭扎進了山里。
半年時間,小院華麗蝶變,還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天使民宿·伴山”。以“伴山”為起點,“瓦舍”“野望”等“天使民宿群”在業界冒尖、生長。四秋村火了,賈東鵬的夢想也在山里扎下了根。
其實,近年來美麗鄉村建設大規模鋪開,讓鄉村發展水平大踏步趕上來。然而,囿于內容同質、千村一面,缺乏鮮明的定位和個性,缺乏專業的管理和運營,發展水平難以達到較高層次。
“從本質上看,長期以來,青年人流失、老齡化加劇,使得鄉村內生活力在減弱。這反映在鄉村旅游層面,就是運營不善、創新不夠、業態不活,年輕人不喜歡、不買賬?!睓璐h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縣長孫欣欣直言。
春江水暖鴨先知。作為鄉村旅游的先行者,欒川人明白,搞文旅必須懂自己、懂游客、懂運營。而這三者在新時代都需要重新審視。
當下,一個基本判斷逐步成為共識:未來鄉村形態必然是“青年友好型鄉村”,要以青年人的視角審視鄉村,以年輕化的業態引流消費。而賈東鵬的“天使民宿”就是青年引領鄉村運營的一個成功例子。
實踐
一紙招募令引來運營師
獨木不成林,一花難成春。如何復制四秋村的成功案例,在森林覆蓋率高達82.4%的“中原肺葉”,打造鄉村發展、集體增收、農民致富的“金山銀山”?
今年開春,一紙“來欒川,做綠水青山合伙人”的鄉村運營招募令面向全國發布,以51個鄉村旅游精品村的生態資源,廣攬青年運營人才,全面挖掘鄉村文化價值、美學價值、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
康養村、民俗村、研學村、垂釣村、風車村、童話村……在招募中,當地跳出“小而全”老路子,提出“專而精”鄉村業態新方向。只要有創意、有點子、有資源,就能“揭榜掛帥”。
“英雄帖”一出,揭榜者紛至沓來。從事礦業貿易的欒川人石彩芳,便是其中之一。她相中了潭頭鎮大王廟村的文化資源。
大王廟村,歷史上曾叫“文曲村”,以石橋、古樹、老井、老宅而名揚鄉里,出了不少文化名人,大王廟也因此獲評“中國傳統村落”。
得知鄉村運營師招募的消息,長期關注研學領域的石彩芳第一時間奔赴老家考察。遍訪山村之后,石彩芳篤定選擇了大王廟。
“‘研學’二字一語點醒夢中人?!碧额^鎮黨委書記李向珂坦言。很快,雙方一拍即合,石彩芳順利簽約成為大王廟的鄉村運營師。
大王廟村的“棋局”順勢走活——鄉親們沒想到,農事研學讓農產品賣出了好價錢;紅色研學以紅色劇本殺的形式,盤活了閑置的河大潭頭辦學紀念館、鄉愁民俗館?!胺椒ú粚︻^,累死老黃牛;方法對了頭,一步一層樓?!贝妩h支部書記楊國鋒感慨。
大王廟的精準定向,是鄉村運營模式變革的一個縮影。鄉村運營招募令發布以來,話題在全網閱讀量超6億次,累計招引200多個運營團隊實地考察,帶動1000余名大學生到鄉村創業,更撬動高端民宿、非遺研學、運動休閑、創意農莊等多元業態蓬勃發展。
“過去,美麗鄉村建設習慣以行政手段推動,往往建成了又不合市場的胃口,導致資源浪費?!睓璐h委書記趙莉說?,F在,模式變了,項目策劃之初前置運營思維,讓年輕人說了算,讓市場說了算,風口在哪里,業態選擇就瞄準哪里,真正實現效益最大化。
期待
星光點點匯成璀璨星河
有志向,就有平臺。有創意,就能發光。
在這輪青年返鄉投身鄉村運營的大潮中,欒川推出一攬子激勵政策,從制度層面保障創業所需,讓大家“輕裝上陣”。
張杏杏的創業故事頗有幾分傳奇色彩。用她的話說,她是靠著甜點制作的手藝,開辦了一家叫“巷子里”的烘焙工作室,并拿下了石廟鎮龍潭村鄉村運營師的“頭銜”。
最好的用料、新潮的設計、絕佳的口感,讓張杏杏的“私房蛋糕”在年輕消費群體中快速積攢了口碑。一傳十、十傳百,“朋友圈”越來越大,最高日營業額破萬,她成了當地人氣最旺的“烘焙達人”。
恰逢鄉村運營師招募,張杏杏抱著“打醬油”的心態報了名。沒承想,事兒成了!響應縣委鄉村運營號召,村里堅定支持青年人創業。
說干就干。張杏杏投入了全部積蓄,縣里的支持也是實打實的,100萬元集體經濟引導資金、30萬元免擔保創業貸款、農業植保培訓……很快,她創辦的“草莓農場”就成長起來,并植入了星空露營、野炊燒烤等業態,成為年輕人“潮生活”的打卡地。
“只要青年有志于鄉村運營,我們就愿意給機會、給平臺、給政策?!壁w莉表示。
欒川向所有簽約入駐的鄉村運營師及其團隊,送上了進駐“零門檻”、服務“零死角”、合作“零矛盾”、政策“零棚架”的“政策大禮包”,保障運營主體放心投資、安心運營。
比如,在金融支持上,推出“鄉賢貸”金融產品,設立1000萬元融資擔保風險補償金,30萬元以下貸款免擔保。在技能培訓上,開展“人人持證、技能欒川”工程,聚焦鄉村運營所需,精準提供民宿管理、研學導師等專業培訓。在運營獎勵上,策劃項目政府優先支持,運營費用政府給予補貼,運營突出給予高額獎勵,有效激勵運營主體獻智獻計、引才引流。
扶持一個人,聚起一群人。當下,欒川鄉村運營大學生引才計劃,正在形成“雁陣效應”……可以預見,這些美麗鄉村的點點星光,必將匯成璀璨星河。(來源:《河南日報》)
短評|微光匯聚 便成星河
洛見
目光向大山深處望過去,你會發現什么?青山碧水,綠滿田疇,滿天星斗……
當下的山城欒川,古老的農耕文明、美麗的鄉村秀色、大自然的奇境山水,正與一群青年人“邂逅”,碰撞出一股神奇的“潮力量”。
從賈東鵬、石彩芳、張杏杏等人不同尋常的創業故事里能看到,他們都有一個共同角色——鄉村運營“綠水青山合伙人”。
廣袤鄉村,不缺資源,缺的是市場意識。以欒川為例,這里被譽為“中原肺葉”,10家4A級以上景區星羅棋布,構成了山水洞天的如夢意境。即便如此,鄉村游也遭遇了“年輕人不喜歡、不買賬”的窘境。對此,欒川面向全國招募鄉村運營師,打破行政思維,前置市場思維,激活鄉村業態。鄉村建設怎么干,旅游業態怎么搞,讓運營主體說了算,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進而有效把握了鄉村業態的“風口”。
廣袤鄉村,不缺平臺,缺的是青年人才。如何留住青年、吸引青年、用好青年?從“四零”政策到運營激勵,從“人人持證、技能欒川”培訓到“鄉賢貸”免擔保貸款……欒川出實招、務實功,愿意做“天使投資人”,送上了真金白銀的政策大禮包,幫助返鄉創業鄉賢安心創業。青年返鄉創業的乘數效應也在持續放大,通過利益聯結機制,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讓鄉親們的腰包越來越鼓。
微光匯聚,便成星河。青年返鄉運營鄉村,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廣袤鄉村也回饋他們以人生出彩的機會。親愛的朋友,到鄉村來吧!在這場鄉村與青春的“雙向奔赴”中,引燃青春火把,點亮振興之路。